3月26日,春光明媚,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烹饪实训室内热气腾腾,一场以“传承民俗·味启匠心”为主题的“三月三”传统美食制作活动拉开帷幕。烹饪专业学生,化身“非遗传承小达人”,以精湛的厨艺复原壮族五色糯米饭、艾叶青团、岭南斑斓千层糕等传统美食,让千年非遗文化在烟火气中焕发新生。

五色糯香承古法,草木染艺见匠心
烹饪学子选用蝶豆花、密蒙花、红蓝草、紫兰草、苏木、枫叶等天然植物,经过浸泡、蒸煮,将糯米染成蓝、黄、红、紫、橙、黑、绿等七色,象征七彩生活。同学们严格遵循古法,通过控制浸泡时间与火候,让每一粒米都均匀上色,既保留植物清香,又传递‘天人合一’的传统智慧。”

青团裹春寄乡情,雕刻刀下显神韵
艾草汁按比例混入糯米粉、澄面,包裹芝麻、花生、肉松馅料后蒸制,碧绿的团子透着淡淡草本香,寓意“清明安康,驱邪纳吉”。而雕刻的同学作品更令人赞叹,刀痕深浅错落,阳光下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鼓声回响。非遗传承人张师傅评价:“这些孩子不仅复刻了形,更雕出了魂。”

薪火相传,非遗美食创新
斑斓千层糕、卤味、杂粮等美食也纷纷亮相,每一道都饱含着学生们对传统美食的独特诠释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还呈现了水果茶和芋泥糖水等创意美食,将传统食材与现代饮品巧妙结合,为古老的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学生们精心雕刻的作品,更是活动中的亮点,精美的造型展现了高超的刀工技艺,引得众人驻足观赏。

非遗沃土育匠人,职教花开别样红
此次“三月三”非遗美食实践活动,不仅让学生“在传承中学技”,更以美食为媒,架起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桥梁。未来,学校将持续深化“非遗+职教”模式,让雕刻刀下的图腾、蒸笼里的香气,成为新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。
来源:经济与管理学院
编辑:周蔚
审核:潘菲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