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动态

英华首页 -> 教学动态 -> 正文
英华首页 -> 正文

「问道·大学」王甲莉丨从“教书者”到“点燃者”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

当我提起笔,回顾在郑州度过的那紧张而充实的四天(10月23日-26日),心中依然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波澜。这次FDW引导员发展工作坊,于我而言,绝非一次普通的培训,而是一场深刻的角色认知革命,一次从“教书者”向“点燃者”的蜕变之旅。

FDW项目是ISW国际研修三层结构(ISW,FDW,TDW)框架下的高级培训项目,旨在为ISW引导员提供所需的理论和技能培训,增进教学胜任力和引导技能,培养引导员顺利完成ISW组织、主持和引导工作。作为ISW的进阶培训,FDW项目旨在培养一批“以引导促成长、以反馈促精进”的教学发展者。

初识FDW:在“做”与“导”的双重淬炼中成长

如果说之前的ISW学习是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师,那么这次的FDW则是让我们学习如何帮助他人成为优秀教师。工作坊的形式与ISW一脉相承,但视角全然不同。我们不仅要完成“3次10分钟的迷你教学”,精心运用BOPPPS模型设计课程,更要迎接一个更大的挑战——进行“3次专业的引导练习”。

我第一次作为“引导员”主持反馈环节时,内心充满了紧张。以往,我习惯于直接给出建议:“这里可以这样改进……”但在FDW的规则下,我必须学会“闭嘴”和“倾听”,通过开放性的问题,引导同伴自己思考:“你觉得这个环节学员的参与度如何?”“如果换个方式,可能会有哪些选择?”这个过程无比奇妙。当我看到在我的引导下,同伴自己豁然开朗,发掘出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教学亮点和创意时,那种成就感远超于一次成功的授课。我明白了,FDW赋予我们的,不是“指导”的权威,而是“赋能”的艺术。

大师引路:在仰望中看清前行的方向

这次旅程的幸运,在于有两位顶级的引路人——徐杰老师和刘广荣老师。

徐杰,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,教育技术高级工程师,山东大学校级教学咨询员、培训师,加拿大教学技能工作坊项目资深引导员。徐老师是能将教育技术与教学哲学完美融合的“大家”。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引导中的核心问题,并给出极具建设性的提升路径。她让我们看到,一个优秀的引导员,乃至未来的培训师,需要具备怎样的全局视野和精准的“诊断”能力。她就像一位严谨的工程师,为我们搭建起专业成长的坚实框架。

20700

徐杰老师在FDW引导员发展工作坊授课

刘广荣,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教授,工学博士,校级教学咨询员及教学督导员。加拿大教学技能工作坊项目资深引导员、培训师以及培训师导师,中国ISW项目核心小组成员。刘老师在我心中则完美诠释了“温和而坚定”的引导力量。作为中国ISW项目的核心成员,她拥有极其丰富的经验,却始终保持着谦和与包容。

1D33D

刘广荣老师在FDW引导员发展工作坊授课(左3)

664EA

王甲莉老师在参与FDW引导员工作坊培训(左2)

她特别强调“心理安全”,反复告诉我们:“一个感到被威胁、被评判的教师,是无法真正敞开心扉进行反思和成长的。”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心里。她从教学督导的视角分享的见解,让我意识到,未来的引导员工作,完全可以与教学督导、咨询相辅相成,从“评判者”转变为教师成长旅程中真正的“同行者”与“支持者”。

角色升华:成为播撒火种的“督导型”教师

四天的学习,让我对“教师发展”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。过去,我认为督导就是“找问题、提建议”。但现在我明白了,最高效的督导,是激发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。

1AD69

王甲莉老师在校内开展教学督导工作(右4)

FDW教给我们的一套标准化、人性化的流程,恰恰为这种新型的“支持性督导”提供了最佳实践范本。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BOPPPS让教学设计变得科学可见,如何通过结构化的反馈让教学反思变得深入有效。我们回到学校后,要做的不是去“培训”其他老师,而是去“引导”和“点燃”,在他们心中播下自主改进的种子,营造一个互助共进的教师学习社群。

这四天,我们不只是拿到了一张FDW证书,更是找到了一份新的职业使命感。我们不再只是管好自己课堂的“教书匠”,而是愿意去点亮更多同行的“点燃者”。我已经迫不及待的,想把这份光和热传递出去,去支持更多老师,让我们一起照亮更多学生前行的道路。

( 一审:宋钦宁 蒋红霞; 二审:叶泫蠲; 三审:丁雪萍; )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学习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我站观点。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,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