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钦州市教育系统第一届“优秀思政课教师”评选活动结果揭晓,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的卢婉婷老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、创新的教学实践和真挚的育人情怀,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,获此殊荣。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卢婉婷老师十年如一日深耕思政教育的肯定,也彰显了学校在新时代思政育人工作中的显著成效。



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作为一位思政教师,卢婉婷老师深知肩上责任之重。她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,坚持以党的理论教育青年,用信念情怀引领青年。
从国家到“大家”,如何当好学生引路人?卢婉婷老师表示,首先要与时俱进,注重加强自身理论修养。

在卢婉婷老师的办公桌上,醒目的课程教材已经因为频繁的翻阅而略显陈旧,书页间是密密麻麻的笔记。党的理论教育系列书籍被摆放得整整齐齐,然而随手打开其中一本,都能看到卢婉婷老师阅读的痕迹,点线标注都展现出她的认真与思考。
“我认为自己就是一桶水,不装满就不能好好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。”卢婉婷老师说。她坚持深入学习党的会议精神,学习党的理论著作,积极推进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、科学研究。近年,卢婉婷老师主持省级思政课题1项,参加省级、厅级教改、课题等6项,自身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。

一堂好的思政课,要把道理讲深、讲透、讲好。卢婉婷老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,在充分利用思政课主阵地弘扬主旋律、传递正能量的同时,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活动,将理论与实践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。她的思政课,既科学严谨又生动活泼,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。
在《思想道德与法治》等课程中,卢婉婷老师注重将宏大叙事转化为青年视角,用“小故事”讲透“大道理”。从脱贫攻坚的壮丽史诗到“一带一路”的共赢实践,从航天精神的时代回响到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,她将教材知识与社会时事相结合,以案例教学,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。


依托钦州市的地方特色,卢婉婷老师充分挖掘本土的思政教育资源,积极带领英华学子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刘永福纪念馆、冯子材故居、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……在她的带领下,学生们走进历史文化场所,走上钦州经济海港,感受先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,目睹区域发展的强劲势头,在实际探访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。
“思政课走出教室不是目的,能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实现育人效果才是。”卢婉婷老师希望,用灵活的思政育人方式,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认知,培养正确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从讲台到赛场,变的是场地,不变的是专业与热爱。卢婉婷老师深知教学比赛是检验教师能力、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。她积极参与各类思政类比赛,在实现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时,和学生、同事一起进步。

对于学生赛事指导,卢婉婷老师坚持“以赛育人”的理念。在指导“2024广西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”中,她引导学生用“青言青语”解读文化自信。课余时间,卢婉婷老师和学生一起深入钦州坭兴陶创业孵化基地、钦州千年古陶城等,历时多天拍摄制作参赛视频。经过一次次打磨,作品《创新与传统齐飞 文化强国有我担当》获区级三等奖。参赛学生纷纷表示,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,让大家不仅在比赛中获奖,也提高了表达能力,增强了对坭兴陶文化的了解。

“教学竞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,而是团队智慧的碰撞。”卢婉婷老师重视与团队的共同成长。在学校精彩课堂大赛、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,团队成员反复推敲教学案例,共同探讨理论讲解的穿透力,细究课件中每个内容的呈现形式。“每一次备赛,浓烈的团队荣誉感会支撑我们把事情做好,做得漂亮。”卢婉婷老师说。
2022年,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们共同制作“党课开讲啦”90分钟长党课视频,参赛作品《红色文化传承 向海发展钦州》获得2022年度全区学校“优秀党课”三等奖;2023年,卢婉婷老师与团队老师共同参加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,在课堂教学比赛高职组公共基础课程组比赛中,参赛作品《新思想引领中国共同富裕》荣获比赛三等奖。

卢婉婷老师的成长与荣誉正是学校深耕思政沃土、锻造育人匠心的生动缩影。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奋进征程中,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,通过构建“理论浸润+实践淬炼”的育人体系,打造“行走的思政课”等特色品牌,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北部湾地域文化深度融合,让思政教育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情感温度。
来源丨品牌传播中心、马克思主义学院
拍摄丨胡驰伟
设计丨蒋红霞
一审丨韦琳琳
二审丨宋钦宁
三审丨丁雪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