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麦镰麒 2017级应用泰语班
麦镰麒是我校应用泰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。他中学就读于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附属中学,后升入应用泰语专业。在校期间,他不仅专业扎实,更积极主持各类活动、牵头实践项目,在一次次历练中逐步成长为具备统筹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。
为继续深造,他赴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攻读本科,并在泰国开启职业生涯。凭借出色的跨文化沟通与协调能力,他入职喜临门泰国生产基地后,仅用7个月便晋升为计划部主管,高效对接中、欧、北美等全球客户,同时推动泰国基地与中国各基地协同发展,在实战中展现出强劲的职业素养与跨区域统筹能力。
近日,麦镰麒利用回国休假时间重返母校,与学弟学妹们展开了一场关于语言学习与职业成长的暖心对话。分享会尚未开始,教室已座无虚席,同学们早早到场,手持笔记本,眼中充满了对学长职场故事的好奇与期待。

从“本科梦”到“泰国职场人”
互动环节一开始,便有同学迫不及待地提问:“学长,当初是什么原因,让您坚定地选择了应用泰语专业?”
麦镰麒微笑着接过话筒,坦诚分享:“当年高考我发挥失利,距离本科线还有差距,但‘读本科’的念头我从没放弃。后来了解到母校的‘2+2’中泰合作项目,让我看到了直接去泰国完成本科学习的路径——最初就是为了圆一个本科梦。现在回头看,非常庆幸当初的选择,这条路走对了。”

他的坦诚引发了更多共鸣,另一位同学紧接着问道:“那毕业后,您为什么选择留在泰国工作,而不是回国发展呢?”
麦镰麒解释道,“‘语言+’是现在的趋势,泰语就是我职场的敲门砖。特别是在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正式生效后,大批中资企业来泰国建厂,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。在这里,凭借语言优势进入大型企业、上市公司的机会,确实比在国内同起点竞争力要大得多。”
三语优势,职场中的稀缺竞争力
“学校现在让应用泰语和应用英语专业合班上课,您觉得同时掌握中、英、泰三门语言,比只掌握两门更有优势吗?”一位学生提出了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。
“当然!”麦镰麒的回答毫不犹豫,“在泰国职场,‘中英泰三语者’是中资企业、外资企业争抢的稀缺人才。这意味着你的岗位选择面更广,薪资待遇也更具竞争力,月薪普遍能达到1.5万元以上。”这番实在的分享,让在场许多同学悄悄攥紧了笔,在心里暗下决心要把外语学得更扎实。

文化是根基,从课堂到实战的深刻体悟
在分享中,麦镰麒多次提及母校师长的教诲对他产生的深远影响。他动情地回忆起杨莉莉老师常说的“语言是桥梁,文化是根基”,并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:“有一次,我需要协调泰国合作方与国内企业的合作细节,双方因文化差异产生了严重误解。正是凭借在校学到的泰国文化知识,我从中耐心沟通,最终化解了矛盾。那一刻,我才真正体会到‘文化是根基’这句话的重量。”
这个源于亲身经历的故事,让同学们听得格外专注,也让大家深刻意识到,学习语言绝不能停留在表面,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。

经验传递,搭建校企衔接之桥
分享会尾声,杨莉莉老师对本次交流进行了总结:“麦镰麒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有代表性。他用亲身经历证明了应用泰语专业的多元可能性,这些‘从海外实践到国内应用’的鲜活经验,比书本知识更生动,为同学们的未来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。”
我校应用泰语专业自2006年创办,近二十年来已培养出众多优秀毕业生,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争抢的宠儿。这段历程,见证了专业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蜕变,也谱写了学子们将语言技能转化为职业竞争力的奋斗篇章。
此次校友分享会恰逢学校二十周年校庆年。麦镰麒在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仍心系母校、回馈校园,充分体现了英华学子深厚的母校情谊,也为应用泰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搭建了一座坚实的“校企衔接”之桥。